超主观锐评乐队的夏天第三季前八名乐队

如果说乐夏前两季能让我每周都期待新的一集上线的话,乐夏 3 给我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疲乏。 这种疲乏,源于我感兴趣的乐队在第一轮就已经淘汰,而晋级乐队的作品和无趣的 talking 环节让我坐在电视机前如坐针毡,与此同时,我又在期待着晋级乐队能带来一些能让我转变印象的作品。在某几期中,我几乎是在像看春晚一样呆坐在电视机前,隔着一层玻璃看着热闹的舞台和捧场的观众,仿佛玻璃那边是另外一个世界。有时候当我看完了整整一期都很难找到一两首我喜欢的歌,就会非常的失望。在乐夏 1、乐夏 2 中,我还能忍住表演全程不使用快进,在乐夏 3 我已经完全忍不住了,快进了几个人气特别高的乐队(这里就不说名字了哈哈)。

另外,这一季里面大乐迷的点评也是特别的没营养。对比起第一季乐队的夏天来说,这一季基本上是不说任何负面评价了,只说好话。博马舍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台词: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节目几乎完全放弃了那些审美上的观点交锋,把音乐这个场域变成了一个只说好话的场域,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歌舞升平的感觉让我有点恍惚自己是否是在看一档非主流文化的乐队综艺。我觉得这算是节目的一个重大退步。原来马东让大家开爱奇艺会员原来是为了让大家付费观看商业互吹?

那英就是西瓜上的籽、鱼里的刺、桃上的毛、爱奇艺会员也得看的广告。

选自乐夏相关播客节目评论区

拍戏的高叶输出不了音乐上专业的观点很正常,但这一期中张亚东很明显的变得只说好话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现场,总能够拐着弯表扬人家。这种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的行为,我觉得特别没意思。我不知道他是属于怎样的出发点只说好话(有传言说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出道了,要多说点好话给自己女儿在行业里铺路),但是反映到最终节目效果上就是很划水。而像五条人、彭磊这样的乐队人士当大乐迷,为了维护同行关系也只说好话,某种程度上也能理解,毕竟是一个圈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 那英这样的歌手到了乐队音乐的场域,歌手的经验让她几乎输出不了任何专业的评价,但她又老想说点啥,把节目没营养的程度再次提高了一个台阶。某乐评人的播客评论区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那英就是西瓜上的籽、鱼里的刺、桃上的毛、爱奇艺会员也得看的广告”。我觉得节目组要是真找不到能说实话的大乐迷了,要不就多剪点乐队友友(乐评人)的评价吧,虽然也很主观,但至少还有观点。


在终于看完了乐夏 3 之后,我打算写一写排名最高的 8 支乐队带给我的主观感受。 如果尖锐的评价了你喜欢的乐队还请多多包涵,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以下乐队排名不分先后顺序,完全是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最后把没想到的补齐一下:

麻园诗人

麻园诗人,我总觉得他们在台上的表现非常的紧绷,无论是主唱扯着嗓子还是鼓手的职业假笑,处处透露着紧绷感。这种紧绷感让作为听众的我感到有点不舒服,这可能就是我不太喜欢他们的原因之一。苦果的那个断气式唱腔太奇怪了,虽然大家在节目里面都说这是一种特色,但是节目里面违心的溢美之词可太多了,我觉得现场的人评论的好话都不应该太当真。

他们改编的《彩虹的微笑》非常独特,是我唯一收藏的他们的歌。

回春丹

回春丹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油腻了。歌里面没有真诚的感觉,全是油。 加上喜欢写一些网梗歌曲, 像什么五彩斑斓的黑,而且写的又不好,听起来特别没意思。 不过我觉得他们的音乐确实是很快乐的, 能带动比较观众的情绪, 所以得分高也正常,但是从审美情趣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比他们优秀的队太多了,包括很多一轮游的乐队。

我之前想过一个问题:回春丹的音乐这么能带给人快乐,但是我却觉得他土,是我跟快乐有仇啊?但是我后来又想,带给人快乐的歌曲是有范式的(正如带给人感动的歌曲是有范式的),他可以是一种很刻板的东西,很接地气,比赛中会很好用,但是我们从一个审美的、批评的角度去考虑的话还是应该有一说一,并且这跟他带给人的快乐也不冲突。

我收藏了回春丹的《分分钟需要你》,可能不是他们自己的词就没那么油了。多说一句,中间有一段间奏让我想到了 coldplay 的 《viva la vida》。现场版的《鲜花》也不错,至少在我第一遍听的时候是真挚的。至于实际上是不是真挚的,就只有乐队自己知道了。(再多说一句,你们听《鲜花》的时候有没有想到 coldplay 的《yellow》)

Nova heart

Nova heart 在舞台上的表现力确实不错, 跟现场的舞美配合的很好。 但是有的歌曲中(比如《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冯海宁在台上撒泼打滚确实是有点理解不了,让我坐在电视机前有点脚趾抠地。理解不了这个行为,也理解不了那个音乐。仔细想觉得还是他们的初舞台最惊艳。最后一场的 Lackluster No. 其实是我之前听他们的专辑中比较喜欢的一首,但是相比现场的演绎我还是更喜欢专辑版的精准凌厉。现场版方言的念白加入很出戏,对人声节奏的改变也不太能理解,有种为了改而改的感觉。

安达组合

我觉得安达组合带给我的感受至始至终都没有跳脱出那个刻板的草原音乐的感觉, 有一种晚会风。也许他们在现场的效果确实是非常震撼,但是我坐在电视机前感觉的话就像在看晚会一样,没有太多新奇的感受,听久了会有审美疲劳。我记得有一期节目里面张亚东也说了类似的感受,当然他说的肯定比我客气,人家毕竟是面对面的交流,要是喷太狠了没准下一秒面前就站了一排蒙古大汉了。

二手玫瑰

其实我一直特别难以理解观众喜欢他们的那个点。他们到底好听在哪儿啊?我有时候看着台下的观众那么嗨,我真的感受不到。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作为一个南方人,跟那种东北的二人转元素缺乏连接。我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在演出整体和服装妆造上的东西太好了,以至于盖过了他们的音乐。 仿佛他们的音乐的好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好。然后观众给他们投票,也像是是处于一种尊敬和惯性。

或者我换句话说,如果在综艺中一个乐队的演出是有大量观众在底下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去听的(体现为合唱或者开火车),我觉得这个投票机制其实就已经完全失真了,因为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大型粉丝聚会。整个11期节目里面,我只看到了其他乐队的乐手和观众对他们的尊敬,但是为什么值得尊敬,我是没有看到任何一点的解释。好像你组了一个乐队组了 20 年就是比别的乐队牛逼,我觉得在审美的场域论资排辈这件事儿就特别不摇滚。

瓦伊那

瓦伊那我看有人质疑他们“假农民”,我倒是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带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音乐真的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说实话,我觉得这种乡间的、小农的生活方式挺自在的,我很羡慕, 而且他们表现得非常连贯和自洽,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点。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下创造出来的音乐过于的简单直接、直抒胸臆。

缺乏复杂性并不算是一种错误,但是从审美上来说,跟其他的乐队对比的话我会觉得太单调了。 比如他们的那首大梦, 歌词的结构和主题跟五月天的《转眼》有一点相似, 但是旋律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让人觉得乏味。 我在看这个舞台第一遍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它会是一个很震撼人心的舞台,现场的演出效果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这首歌他不适合收藏了反复听, 因为音乐上真的没有可以反复听的东西了。这么简单的歌曲,你把那种初次听的感动去反复的品味,我觉得这是一种自虐式的情绪的重复,对身心不健康,真的。

在乐夏的衍生节目《德国乐迷看乐夏》中,德国乐迷 Julian 是如此评价瓦伊那的最后一首歌,我觉得这个观察非常精准:

这次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身在中国的原因,或者这一季乐夏的原因,或者他们挑选乐队的原因,或者比赛排名方式的原因,或者这些大众乐迷聊音乐的方式的原因,但是我真的学到了一件事:中国的观众听音乐的时候是如此重视故事性,几乎变成了他们就是想要看一首诗或者一个故事,放一些配乐在背景里。音乐在其中几乎只扮演着配角,配合讲这个故事,这个在歌词中在表演中以及情绪中被讲述的故事。所以对我来说当我在看这个表演的时候,我真的非常困惑他们对于歌曲的选择,我也困惑节目组对最后一支表演乐队的选择,因为在那个时间点,我已经超级累了。这是在两天录制之后,我们已经用了这两天中的20小时,在这个大厅里,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聊天,然而在结尾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这首儿歌。因为这就是首儿歌,这是让小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唱的,但场内的观众们却与他们产生了紧密的连接,在他们表演的时候我就能看出来他们这个选择决定并不愚蠢,即便对我来说是非常困惑的。所以我努力去理解这件事,在我听他们音乐的时候我就想他们肯定是仔细考虑过这件事的。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他们这更是一个类似话剧表演或者配乐诗朗诵,而音乐只是一个伴奏,为这个故事服务,如果这么想的话,我觉得选这首歌放在结尾就非常合理了,用它来做闭幕曲,因为它叙事性非常强,而且它和乐队的气质特别吻合,就是他们那种真诚的以及 DIY 的精神。从任何方面讲这首歌都没有技术含量,它的作曲并不优秀,并不是什么技术型作曲之类的,他就是一首非常简单的歌,有着非常简单的旋律,旁边有一些小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唱,非常谦虚、非常真挚。我估计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即使我完全无法连接,我听音乐的方式和这个非常非常不同。我觉得我能更好的理解这件事了,在我呆在这里的几个星期,我也看了其他的一些 livehouse 现场演出,一些可能音乐性上和我更有连接的乐队,我也发现了在这些乐队现场的观众和乐夏这样综艺节目的现场观众的区别。也许我喜欢听的这些音乐的人在中国已经算是非常特殊小众的人,也许是一些更和西方音乐有连接的人,但是乐夏的观众,他们就是非常真挚的中国观众,他们似乎非常容易与这种特定的音乐产生连接,现在我觉得我更明白这件事了——一种理智上的明白,即使我的心还是感觉不到这种感动。

柏林护士

其实我在乐夏之前就凑巧听过他们的歌,当时的感觉还挺好的,说实话在节目之后我觉得反而没有那么好了。可能一开始就是有一种神秘感吧。他们很多歌都有太强的叙事性,比如那首《Philip Marlowe》。我会觉得你要讲故事你干嘛非得挑着音乐这个体裁呀。我觉得音乐这个体裁不适合去讲太具象的故事,它更适合去说一些稍微抽象一些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那个音乐风格下。

我最喜欢他们的现场是《未来的主人翁》,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编,原曲歌词与他们的暗黑气质非常搭,编曲上也很好,OD 最后那几句自己加的词(“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一个被现实生活超越的时空,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远模糊的水平线,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接近沉默的春天”)和伴唱的“飘来飘去”交织在一起很亮点。

声音玩具

声音玩具的音乐非常细节,不是那种哐哐哐的简单直给的东西。我觉得他们这种偏抒情的风格能拿到第八名已经是奇迹。《你是无可替代》、《生命》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舞台。要说缺点的话,我不是很喜欢主唱的咬字方式。


对乐队的点评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乐夏最大的意义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去接触到乐队文化,以及让已经接触到的文化的人通过这个节目能发现更多的有趣的乐队,拓宽自己的审美。 名次好不好跟音乐好不好其实没有特别必然的联系,重要的是看节目的过程, 只要你在过程中发现了有意思的乐队、看到了有意思的表演,我觉得就是有收获的。这也是即使我并没有那么喜欢这一季的乐夏,但是仍然坚持把这一季看完了的原因。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去到自己喜欢的乐队的现场,11月我要去看鬼否了😜。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