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最近看了一本社科书,叫《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语言比较晦涩,不过我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所以头铁看完了。这本书主要写的是欧美社会,但对中国社会也是可以借鉴的。


在前期工业社会,工厂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促使人们进入工厂工作,提出了“工作伦理”的概念。工作伦理指出,一个人只要是通过工作获得收入,无论收入多么低,他都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性(有点像中文语境下的“职业无贵贱”)。工作伦理概念的发明和倡导,给重度依赖工人数量的前期工业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可以胜任工作的劳动者。此时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得失业者处于储备劳动力的状态,随时以备资本所需。在本书中,这被称为“把劳动力再商品化的手段”。

而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劳动力变为了提高生产力的障碍。随之到来的,是“消费型社会”。此时的社会要求是个人要对消费市场的诱导作出反应,需要为清空供给作出贡献。消费主义为人们定义了何样的生活为“正常”(从各种公开的机会中选择,以获取愉悦的感受和生动的体验),何样的生活为“幸福”(抓住最被人乐道、最被羡慕的机会,而且最好捷足先登,不落于人后)。

那些无法达到这些标准的人,无论他们是否真的物质匮乏,都会感到烦恼、痛苦、自我折磨。即贫穷是社会性的、心理性的。达不到消费主义定义的标准会让人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羞愧感和负罪感。而在消费者社会中,这些人会被毫不留情地定义为不合格的消费者。

而那些极端的贫困者,无论其是由于怎样的原因陷入贫困,都会被系统性地污名化。此时的工作伦理又发挥了另外的作用,工作伦理宣称穷人之所以会变成穷人是因为他们是没有选择能力的人、把握不住机会的人、是个人缺陷的结果,以此合理化社会对穷人的冷漠,减轻社会大众对底层阶级困境负有责任的事实和心理负担,从而起到安定调剂社会的作用。

此外,“观察者通过构建他人来构建自己”,通过对被排斥者的污名化,社会主流人群可以强化自身的价值认同: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幸运归结于节俭,把自己的人生看作成功的故事。而将那些接受福利援助的人视作敲诈勒索的失败者。

文章中还有许多振聋发聩的观点,比如:

人类的生存现状,并不像官方倾尽全力宣传的那样冠冕堂皇。他们说我们身处一个“地球村”,然而,全球化远没有做到为所有人提供就业和技术,一些跨国公司正在压榨最贫穷的落后国家,以获取难以想象的利润。这是属于比尔·盖茨的地球村,他积累了550亿美元的财富,而他三分之一的雇员是临时工。在马尼拉郊区,一个17岁的女孩在做组装电脑这样的高科技工作。“我们制造电脑,但我们不知道如何操作电脑”。计算机只是号称要创造平等世界的众多商品的一个代表,事实上,这些商品确实取悦于消费者,但根本无法拯救其生产者于苦难。

“贫穷=饥饿”,这则等式掩盖了贫穷的复杂性:“令人恐怖的生存和居住条件、疾病、文盲、敌视、支离破碎的家庭、衰弱的社会关系、没有未来、没有生产能力”。这些都是饼干和奶粉无法解决的。

底层阶级在当今富裕社会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吸纳恐惧和焦虑,过去强大的外部敌人扮演了这个角色,但他们已不复存在。底层阶级是内部的敌人,注定要取代外部敌人,成为保持社会健康的关键药物,成为源于个体不安全感的社会紧张的安全阀。

总的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对当今的福利制度、消费主义、贫穷等主题有许多不一样的认知。推荐阅读。

退出移动版